新支柱產業--節能環保|香港星空体育入口科技|光導照明|導光管采光係統
<%=NSW.OConfig.GlobalConfig.SiteName %>
    注冊|登錄 |加入收藏|在線留言|網站地圖您好,歡迎來到星空体育入口官網!

    星空体育入口

    全國服務熱線4000-888-932
    自然光照明
    首頁 » 星空体育入口資訊中心 » 行業資訊 » 新支柱產業--節能環保

    新支柱產業--節能環保

    文章出處:責任編輯:查看手機網址
    掃一掃!新支柱產業--節能環保掃一掃!
    人氣:-發表時間:2014-06-21 15:53【

    發改委:加快發展節能環保 擴大內(nei) 需穩定民生

   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《關(guan) 於(yu) 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的意見》提出,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產(chan) 值年均增速在15%以上,到2015年,總產(chan) 值達到4.5萬(wan) 億(yi) 元,成為(wei) 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(chan) 業(ye) 。

    意見指出,解決(jue) 節能環保問題,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,對拉動投資和消費,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,推動產(chan) 業(ye) 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,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(yi) 。

    “可以說,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的發展已上升為(wei) 國家戰略。”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(feng) 良表示,環保產(chan) 業(ye) 成長性強,就業(ye) 機會(hui) 多,市場機會(hui) 大,是世界主要經濟體(ti) 新一輪產(chan) 業(ye) 發展的重點。

    環保部汙染防治司汪濤處長介紹,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國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累計產(chan) 值超過7萬(wan) 億(yi) 元,增加值約2萬(wan) 億(yi) 元,接近全社會(hui) 環保投入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累計產(chan) 值預計超過10萬(wan) 億(yi) 元,增加值將超過環保投入。

   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(ye) 商會(hui) 秘書(shu) 長駱建華給《第一財經(微博)日報》提供的數據顯示,目前,全國從(cong) 事環保裝備製造的企業(ye) 單位5000家左右;工業(ye) 總產(chan) 值近2000億(yi) 元,是2005年的3.5倍;從(cong) 業(ye) 人數50萬(wan) 人以上。

    意見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在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上要突破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,營造綠色消費政策環境,加快實施節能、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重點工程,以市場需求為(wei) 導向,用改革的辦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(ti) 的積極性。

    不過,據本報記者了解,我國目前與(yu) 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相關(guan) 的政策還有很多欠缺,環保科技創新型企業(ye) 普遍遇到資金、政策等瓶頸。

    武漢雲(yun) 鶴定宇製冷科技有限公司掌握著世界上熱能化學製冷的核心技術,員工隻有22名,是典型的環保小微企業(ye) 。該公司董事長程秋海告訴記者,他們(men) 眼下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。從(cong) 銀行貸不到款,而國家有關(guan) 獎勵資金也不知找誰能要到。由於(yu) 沒有錢,幾項關(guan) 鍵性的研發隻能擱置。

    “地方的水廠本身規模就不是很大,微利的。稅收部分占了總收入的5%到10%,壓力很大。”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說,在稅收政策方麵,環保行業(ye) 和企業(ye) 沒有專(zhuan) 門的優(you) 惠政策,“我們(men) 隻能往高新技術企業(ye) 方麵靠”。

    上述意見提出,將加大中央預算內(nei) 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(zhuan) 項資金對節能環保產(chan) 業(ye) 的投入,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持重點企業(ye) 實施節能環保項目。地方要加大對節能環保重大工程和技術裝備研發推廣的投入力度,解決(jue) 突出問題。

    在拓展投融資渠道方麵,意見提出,加大對節能環保項目的支持力度。探索將特許經營權等納入貸款抵(質)押擔保物範圍。支持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,建立綠色銀行評級製度。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產(chan) 業(ye) 政策、資質好、管理規範的節能環保企業(ye) 的擔保力度。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(ye) 發行企業(ye) 債(zhai) 券、中小企業(ye) 集合債(zhai) 券、短期融資券、中期票據等債(zhai) 務融資工具。選擇資質條件較好的節能環保企業(ye) ,開展非公開發行企業(ye) 債(zhai) 券試點。穩步發展碳匯交易。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領域。

    意見還提出,深化市政公用事業(ye) 市場化改革,完善供熱計量價(jia) 格和收費管理辦法,完善汙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政策,將汙泥處理費用納入汙水處理成本,完善對自備水源用戶征收汙水處理費的製度。